测振仪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测振仪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从自行车到小汽车的变迁-【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11:13:38 阅读: 来源:测振仪厂家

从自行车到小汽车的变迁

农耕时代,交通工具不发达,国人就将“行”排在衣食住行的最末位。然而,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人员流动性空前增加,人们对出行有了迅捷高效的需求。于是,行,上升为这个时代的大事件,并且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自行车到小汽车

在机关工作20多年的关云海,对代步工具的更新换代有着深切的感受。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他上学路远,父母就把家里惟一的旧式二八自行车让给他骑。父亲则拎着饭盒徒步上班。那时,关云海就向往着:等自己上班挣钱了就给爸爸买辆永久牌自行车。那辆旧自行车伴随着他完成了高中学业。大学毕业后第一年,他就欢喜地买了辆自行车送给爸爸。

此后,关云海开始对摩托车感兴趣了,觉得那风驰电掣的感受就像追风。于是在1993年成家不久,就买了辆心仪的摩托车。但没多久就让家人给“PASS”了,理由是骑摩托车太危险。为了不让他骑摩托车,妻子常把车钥匙藏起来。关云海说,顾全大局,也是让家人放心,就忍痛把摩托车卖了。

2006年,他的工作单位也从桥南搬到了离家更远的江南新区。在积攒了多年积蓄,也是为方便儿子上学,全家一致同意他买了一辆富康车。关云海说,这辆车不仅是我家的一大件,而且是很方便的代步工具,一脚油门下去,全家人都能拉走。多好啊!

短短的三十年,代步工具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小汽车,改变的是出行方式,不变是的生活的不断提档升级。

公交网络开始织密

牡丹江虽然没有有轨电车的铛铛作响,但公共汽车却是不褪色的记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的公交车仅有不多的几条线路,现在文化广场,居然是所有公交线路的终到站,庞杂而繁乱。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许多站点早已迁出,但这并不妨碍文化广场仍是城市公交枢纽,许多条公交线路以此为中心织出密布城乡的公交网络。

余女士家住阳明区造纸厂附近。她说,以前上班时,没有多少时间上市里逛,直到退休后有了闲暇去市里时,才发现公交车还真是方便:1路、5路、13路、20路等公交车都从家门口经过,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去办了张公交IC卡。如今,她在某医院做护工,上下班时都可以搭乘公交车出行。

据市公交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市共有公交线路40多条,每天满足3万多人出行。尤其是实行公交无人售票后,使得公交文明出行成为东三省最早试水的城市之一。

公交车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将城市交通框架搭建起来。于是,在公交车上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村民起早搭乘公交车进城销售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有的村民进城来打工乘公交车上下班;也有农村的孩子背着书包座公交车上下学。可以说,公交网络的密布,正在缩小着城乡差别,完善着城市交通功能。

私家车让生活更精彩

男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咱们男人出门,哪能没车?”而女性也总是喜欢走在时尚的前沿,香车美女便因此成为公路上最常见的一道靓丽风景。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代步工具已毋庸置疑:方便、高效、快捷。

1990年,市民方瑞米有了自己第一辆私家车。时至今日,他的私家车已换了三次。用方瑞米自己的话说,车虽然是代步工具,但也要不断地提档升级。从夏利、捷达、到迈腾。小方说,他注重环保节能,毕竟车也是消费品嘛。

有车就会有爱车的圈子。以车会友,方瑞米他们有一个40多人参加的车友会。每每有了保养车辆心得就相互交流,彼此评论着对各品牌车的驾驶感受。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一起驾车出游。“驴游天下”,是他们每年都有的固定的节目。虽然,季节不定,但只要目的地定了,就一道出游,浩浩荡荡地很有“气场”。

小方说,车友在一起交流爱车经验,也分享着彼此的困难,比如,谁家里有需要,车友们就会一呼百应地聚拢过来。像每年中考、高考,车友们都很响应,只要有空隙就会报名参加爱心车队,免费接送考生。用车友们的话说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汽车本来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嘛。

(责任编辑:臧淼)

喷粉

制作

接触网预埋件

压敏电阻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