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振仪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测振仪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河南科技学院走特色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06-13 19:06:31 阅读: 来源:测振仪厂家
河南科技学院走特色发展之路 河南科技学院走特色发展之路 河南科技学院走特色发展之路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7-06-21文章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崔志坚

发展:历史未来共斟酌

校训:崇德尚能,知行合一;校风:自立自强,求是创新;教风:严于修身,勤于治学;学风:勤学善思,明辨笃行;学校传统:求真务实,敬业奉献;学校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6句话48个字,浓缩了河南科技学院58年历史。

被喻为“给灵魂起个名字”的校训、校风系列征集活动开展的同时,同样触及灵魂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的主题展开。

“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面临我院新的最佳机遇期,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家的精、气、神,为学生营造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教育教学环境,需要我们历史未来共斟酌。”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严全治说。

58个春夏秋冬,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河南科技学院,从最初的一处农村院落到现在的布局合理总占地面积1365亩的花园式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的变迁传承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学生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的优秀科研成果独树一帜: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黄光正教授培育的“百农3217”小麦品种,从1977年至1998年在全国15个省区推广,取得经济效益约50亿元,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刚教授培育的“百农62”、“百农64”、“百农矮抗58”等系列小麦新品种,从1992年开始在河南省及其周边省推广,累计种植上亿亩,增产效益达20多亿元。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副校长王清连教授培育的“百棉1号”、“百棉2号”、“百棉3号”等系列棉花新品种,从2002年至今累计推广种植1700万亩,创经济效益达13亿元,已推广到吉尔吉斯坦。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该院的学科专业已今非昔比。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蔬菜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5个学科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本科专业数量增至38个,涵盖了农、工、教育、管、文、理、经、法等学科门类,在校生12800余名。

如何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严全治说,这是能否抓住新机遇求得新发展的关键,需要理思路、准定位、再鼓劲。

经过半年多的反复酝酿讨论之后,全院上下就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共识。今年4月6日,河南科技学院隆重召开了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总结历史面向未来对全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踏上了营造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教育教学环境的新起点。

核心: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

“对学生有耐心”,这是学生对“全国优秀教师”、刚刚被评为校“十佳教师”冯喜兰教授的一致评价。

冯喜兰视学生的评价为最高荣誉,问“耐心何处来?”笑答:“‘婆婆嘴’们带出来的”。“婆婆嘴”是冯喜兰1985年大学毕业进入学校工作时,从老教师们那里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那一批入校的年轻老师,就是通过这些“婆婆嘴”们的传、帮、带,站稳了讲台。“婆婆嘴”意思是,对学生一时弄不明白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认真讲、反复讲。

二十年过去了,由单一的农林特色向多科性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重大转折中,冯喜兰这一代教师已成为河南科技学院新的教学骨干,“婆婆嘴”的精髓得以传承,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党委书记、院长严全治将其概括为: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意识,为学生成长成材提供良好环境;增强“为了一切学生”意识,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系列教育教学创新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展开。其中“实施‘四双工程’,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为全国首创模式,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双工程”即教学计划突出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技能训练,学生和师资培养要求教师型和技师型双师型素质,实习场地采取校内外教育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双基地建设,学生考核实行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

创新型教学方法得到总结推广,《植物化学保护》等8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等5门课程入选河南省教育厅网络课程。在全国农技高师统编教材中,该校教师任主编的占40%以上,30%教材为独立完成。实践教学条件与时俱进,实验室和文献资源建设的投资分别达3078万元和1100万元,15个教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通过了评估验收。新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2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1个。

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释放。3年来学生完成并发表论文近200篇,在世界未来工程师大会暨第一届大学生工程技术创新大赛中,该院学生设计的“助残床”、“管道三足爬行机器人”均获三等奖,是河南省惟一获此荣誉的高校。

每年选拔支持100名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目前,该院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正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包括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大学生身心素质等内容的个性化、柔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市场化就业需求,培养“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重创新”人才,为学生放飞人生理想提供一个“带弹射器”的起飞平台。

本领:一个都不能少

4月19日,全球注目的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仪式上,向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敬献黄帝丝巾的王静静,就是河南科技学院03级学生。

王静静身后有着一串荣誉。由湖南、山西、陕西等省80名选手参加的东方国际模特大赛中西部赛区总决赛中,她夺得摄影模特奖时,从学院到系的领导还到决赛现场为她助威。

让学生拥有一张学历证书(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又拿到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即“双证书”,是河南科技学院首创的“四双工程”中的一项内容。如今,学生最多可以拿到包括高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在内的7个证书。1998年以来,该院毕业生普通话通过率为99%,中级技术等级通过率平均在98%左右。

正是这种“本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教学特色,王静静和同学们的才艺得以提高和展示。河南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也因此就业有门路,深造有基础。

凡是校级以上课题必须吸收本科生参加,列入科研业绩考核。河南科技学院刚刚推出的此项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在学科前沿探索创新的环境。

张裕平博士,已先后发表色谱分离与分析方面的科研论文43篇,被SCI收录15篇。2004年7月,是良好的科研氛围,将他吸引进了河南科技学院。去年,张裕平博士又引来毕业于韩国庆北大学的徐光日、许明录两位博士,加入化学研究所团队。目前,河南科技学院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南省各类重大科技创新资助项目16项,普通科技项目去年达到229项,科技经费年均增长12.2%。先后有10位院士、100多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博导前来讲学,实现了与美国、英国等高校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新中国百废待兴农业立国之时,不畏艰辛筑起农业专科教育的高台;改革开放经济振兴人才匮乏之时,迎接职业教育的挑战,首创全国职教师资培养新模式。展望未来,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严全治教授说,让学生享受既有适应市场化就业的素质与技能,又能探索和体验前沿科研与学术,一个本领都不能少的成长成才空间。

标签:高校 转载请注明:高考资讯网 » 河南科技学院走特色发展之路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文章:重庆科技学院科教兴渝:与新特区重庆一起腾飞
    下一篇文章: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
心情日签H5模板
音乐相册H5模板